雕塑曲線不用刀

近幾年,有大小不同的纖體儀器推出,主打非入侵性溶脂市場。傳統上,如果需要為求美者身體塑形(減少局部位置皮下脂肪),則只有進行抽脂手術。雖然抽脂手術己漸趨向微創化、小切口、可清醒狀態下進行(局部麻醉),而創傷及併發症亦較從前少。可是,由於總是手術,並非人人能接受。相對地,體外溶脂治療幾乎不需要休息、復原期,亦不動刀,自然成為大勢所趨。因此為大家解說一下各種溶脂治療的原理、優劣、注意事項等。

體外冷凍溶脂儀

於2010年獲美國FDA認可,利用4℃冷凍原理,令受治療部位如腰間贅肉、前腹贅肉等皮下脂肪細胞因受低溫而引發的細胞凋亡(apoptosis)。有研究顯示,一次治療可令皮下脂肪厚度減少22.4%。而脂肪細胞凋亡後,會被吞噬細胞清除,而效果會在數星期至三個月後出現。常見副作用如治療部位紅腫、瘀青、感覺麻木或(少數)痛楚等,亦屬短暫情況,約持續數小時至數週不等。注意的是,某些人士如有冷凍引發的皮膚或血液疾病,亦不適合接受治療。而冷凍溶脂儀亦只針對脂肪,對治療部位的皮膚收緊並不大作用。


聚焦超聲波冷凍儀

於2011年獲美國FDA認可,利用聚焦超聲波原理,把特定的皮下脂肪部位(皮下1.3cm位置)加熱至56℃。而熱能直接把脂肪細胞凝固性壞死(necrosis),及後透過巨噬細胞把脂肪細胞的殘餘及細胞外脂肪吞噬及清除。臨床研究發現,一次治療於腰間及前腹贅肉部位,於12星期後,平均腰圍減少4.4-4.7cm,適合治療部位如腰、腹、大腿等。注意的是治療部位的脂肪捏起厚度要起碼2.5cm才可接受治療。而治療部位如患有疝氣(小腸氣),或脂肪厚度粗不夠,是不適合接受治療。治療的副作用如治療期間痛楚、治療後紅腫、瘀青,有可能有皮下結塊等等,大多於1-3週內消除。

其他治療儀器

還有使用激光(如Low-Level Laser Therapy)、紅外線、單極或多極射頻等。

而懷孕及授乳期間,是不適宜接受體外溶脂治療,有凝血功能障礙或服用抗凝血藥的人士亦需要先諮詢醫生意見。體外溶脂治療並不能減輕體重,亦不能取代健康飲食及適量運動。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士。

©2015 Dr. Lam Mei, May 林薇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