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一部本地跳舞青春電影,爆紅了一句對白:"How far you can go for dance?"原來,人們除了為理想爭取外,為減肚腩也可以去到「很盡」。最近英國<The Guardian>便報導了一個當地UWE大學的問卷調查。受訪的394位平均40歲的英國男士表示,最為他們介意的身形情況是「啤酒肚」及缺乏肌肉線條。更甚的是,有35%的被訪者願意用他們生命中的起碼一年(一年至十年以上),去換取他們認為理想的身形或體重。而他們為求減肚腩,不惜試用不同方法,包括弄病自己,使用腹瀉藥及狂做運動等。
怎樣才為之「大肚腩」、「啤酒肚」﹖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有肚腩﹖而它與中央肥胖有何關係﹖以往,要知道一個人有否超重或肥胖,一般會計算其身高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亞洲人如超過22.9屬過重,超過或等如25則屬肥胖,理想身高體重指數是介乎18.5-22.9。
近年發現,如果只量度身高體重指數,會遺漏了一批沒有超重但中央肥胖的人士。而他們因為中央肥胖,腹腔內的脂肪積存過多,較易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情況。
亞洲的男性而言,若果他的腰圍為90cm(35.4吋)以上;女性則為80cm(31.5吋)以上的話,已屬於中央肥胖。正確的量度腰圍的方法,應在呼氣後,測量介乎於最下肋骨與盤骨之間的腰圍距離。根據中國的一個長達16年的健康調查發現,BMI<25而有中央肥胖的人口佔21%;而正常體重(BMI <23>)但有中央肥胖的人口也有13.5%。有中央肥胖的人口比起16年前亦升近一倍。可見中央肥胖的問題不容忽視。
除卻外觀,影響身形自信外,大肚腩對健康有何影響﹖近年,各國的大型研究都發現,中央肥胖(啤酒肚)對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如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癌症及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等出現的機會。
肚腩怎樣減﹖
當今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運動和飲食調節。每天起碼30分鐘的帶氧運動,不論是急步行、慢跑、游泳、行山、跳舞、踏單車…都可以,最重要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而飲食方面,則建議減少卡路里的攝取,及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重。一些升糖指數高的食物(glycemic index, GI),亦不建議進食過多,如:白麵包、白飯、粟米片、薯仔、甜的飲料和汽水,水果如西瓜、香蕉等等。
怎樣減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與腹腔內積存的脂肪最簡單的分辨方法,是皮下脂肪是可以用手捏起,而腹腔內脂肪因處於腹肌及腹膜下,是不能捏起的。肚腩、腰間(俗稱「CALL 機肉」)等都是常見有皮下脂肪積存的位置。如想改善皮下脂肪,可考慮一些認可安全有效的醫學儀器,如體外冷凍溶脂、體外聚焦超聲波溶脂等等。手術方法如抽脂手術亦為有效改善方法。不論非侵入式還是手術治療,都涉及不同風險及併發症,亦非適合所有人士,有疑問請諮詢醫生。
©2015 Dr. Lam Mei, May 林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