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接觸過為數不少內地的中國女性,在遠赴韓國接受了大小不同的整容手術後,不太滿意效果。原因大都不是出自醫生的技術上,而是兩地對於「美」的面龐有著不一樣的標準;加上言語溝通不良,產生誤會。
究竟「美」是否有地域性?經典的美學學說中,以黃金比例最廣為人們熟識及應用。而以黃金比例設計成的Phi mask(完美面譜),更被視為整容手術的借鑒。可是,完美的面,並不等於具吸引力的面,而這美麗的吸引力原來是會跟隨不同地域及人種而改變的。
韓國有學者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不同人種民族的具吸引力的面都有所不同。他們找來了一批不同人種的美女的照片(16位白種女明星,13位黑人女模特兒,14位日本、20位中國及10位韓國的女娛樂界名人),以順序混合的方式,各自人種/地域做了一張合成的美女照片。
學者發現,同樣位於亞洲的黃皮膚人種,日本人、中國人及韓國人的合成美女照片都大有不同。日本的美女面較長,雙眼角較向上(鳳眼),下巴較尖而面頰飽滿多肉。中國的美女則面較纖瘦,顴骨較窄,下巴較兜。而韓國美女則有鵝蛋面形,稍闊的鼻子,及圓大而有臥蠶的雙眼。
相比起來,白種美女則反而有較多男性特質,如高而突出的顴骨,寛闊有力的下顎和豐盈的咀唇。黑人美女則喜愛較窄的鼻的較小的上唇。由此可見,具吸引力的面會隨地域和人種而改變,建議求美者謹記前往外地求美時,要與醫生足夠溝通。以上資訊屬參考性質,有疑問請諮詢專業人士。
©2015 Dr. Lam Mei, May 林薇醫生
照片來源:googl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