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了一個於本地舉行的國際美容展覽,參展商分別來自全球各地;有護膚、美髮、美甲產品、醫美儀器、美容儀器及包裝等。規模之大,令人目不暇給。當中令人「大開眼界」的,便屬醫美儀器區。所說的「大開眼界」並不是指科技先進,而是指生產商之多及質素差距之大。
以聚焦超聲波拉提儀HIFU(High Intensity Focused-Ultrasound)為例,利用這技術的醫美儀器,近年便如雨後春荀般發展迅速。而且由原廠美國研發技術,到韓國及中國的模仿版本,再到平價低能量䄂珍版本,說的不過是這一兩年間的事。同一個名稱,能量輸出水平、穩定性、安全性皆可相差甚遠。由於HIFU可以無創方法改善鬆弛下垂的面頸輪廓,確是受不少愛美又怕打針開刀的消費者觀迎。可是,消費者從何得知這些醫美儀器的安全、效能和質素?
原來,香港現時並沒有法例規管醫療儀器的製造、進口、銷售及使用;而醫學美容儀器及美容儀器同樣不受任何規管。而且儀器於推出市場後,亦沒有正式的監察系統及醫療事故呈報系統。任何人,不論有否醫學訓練、醫學知識、專業資格,都可以於香港自由從其他國家進口、購買、使用、轉賣醫美儀器而不受監管。
有人以為,風險較高、高能量、皮膚刺破性的,一定只能是擁有專業資格的醫護人員操作?那太天真了。既然儀器沒有規管註冊,那操作儀器的人亦未有任何限制。試想想現今儀器的發展越趨向高效量的同時,接受治療的風險亦會越高。使用不當而引致燙傷、色素沈著、疤痕、甚至神經受損、皮膚潰爛等例子並不罕見。幸好,政府最近已就選定的醫療儀器(當中包括醫美儀器)的使用進行初步研究。期望政府可以盡快立法規管,以保障求美者的利益。
©2016 Dr. Lam Mei, May 林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