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美白

《智慧美白》

香港人喜歡美白,與亞洲各國女仕的心態類同。亞洲傳統社會中低下階層普遍需要戶外務農謀生,長年累月暴曬下皮膚較黑及老化。相對地經濟富裕的階層則多從事戶內工作(甚至不需要工作),皮膚也比較幼滑及白嫩。所以近年國內流行的「白富美」並非新鮮話題,而是植根深厚的民眾心態。

近年吹運動風,男男女女都因為戶外運動而把皮膚曬得黝黑亮麗。可是,身體可以矖黑,面部還是要防曬。普遍心態是起碼不能曬出斑斑點點,跑步時可以穿得少一點,卻不會忘記戴上遮太陽帽。所以不少人矖完又要美白。

皮膚美白奈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課,是需要長期堅持及時間投入。香港人甚麼都要快、有效率、即時見效。可是皮膚的光老化是日積月累,光老化帶來的色素不均勻、色斑、膚色暗沉、毛孔粗大甚至皺紋亦非一時三刻可改變的。

防曬是美白上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很多皮膚色素問題,均源自紫外線的破壞。如果只着眼美白而不重視防曬,美白則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預防勝於治療,緊記於豔陽高掛的日子做足防曬措施,如避免於早上10時至下午2時進行戶外活動;穿著長袖衣物、戴上闊邊帽、架上闊身太陽眼鏡、最後然不少得使用SPF 30或以上,並有PA功能的防曬霜,並每2小時補塗一次。

怎樣選擇合適的防曬用品呢﹖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則代表阻隔UVB的功效,通常建議SPF 30以上已足夠。要留意塗的分量要慷慨,太少是起不了應有的保護作用的。也要確保常漏掉的部份充分塗上,包括耳朵、肩膊、後頸、唇、手及腳背等等。

而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日本發展的其中一個針對UVA保護的系統。PA+代表輕度防護,PA++為中度、而PA+++則對UVA有高度保護功能。近年,美國及歐洲等均對UVA的保護有更高的重視,因為UVA可對皮膚帶來更長遠的壞影響。但現在全球還未對UVA系統有統一的標準。消費者在選擇防曬用品時,除了留意SPF外,應選用具預防UVA功能的產品,如含有Zinc Oxide, Titanium Oxide, Avobenzone, ecamsule及oxybenzone等等。

除了防曬功夫要做足外,美白亦可從飲食下手。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是其中一種常見的天然抗氧化物。它包括β-胡蘿蔔素、茄紅素、葉黃素等等,可在紅、黃、橙色的蔬菜水果及綠色大葉蔬菜中吸取。如紅蘿蔔、蕃茄、燈籠椒、番薯、木瓜、菠菜、芥菜、西蘭花、玉米等等。非蔬菜類則如蛋黃、三文魚、貝類海產等。它們除了抗氧化功效外,亦可被人體轉化為活性維他命A,保持視力、皮膚、牙齒及骨骼的健康。葉黃素亦能保護眼睛水晶體及黃斑部份免受光氧化性損傷的威脅。

 

我們常喝的綠茶,深受亞洲甚至全球的歡迎。這個自古以來傳統的中國飲料,也是其中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綠茶中的兒茶素(catechin),屬茶多酚的一種,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及活性氧分子;而發酵得越多的茶,裡面的抗氧化物質便越少,所以綠茶(不發酵茶)的抗氧化能力較其他紅茶強。

除了以上兩類食物外,含有酚類化合物的食物如紅石榴; 內蘊含白藜蘆醇的葡萄皮、葡萄籽及紅酒;咖喱粉成份之一的薑黃;還有大豆裡萃取出來的大豆異黃酮素類(Genistein)等等。所以,要全面抵抗紫外線的侵害,我們除卻必需的防曬措施外,亦可考慮從飲食習慣開始。

市場上亦有口服的美白補充劑,成分有維他命C、維也命、半胱氨酸等。也有提練自白色蕃茄的產品。白色 番茄含有無色類胡蘿蔔素:六氫蕃茄紅素 Phytofluene和八氫蕃茄紅素 Phytoene。無色類胡蘿蔔素已確認可吸收紫外線範圍內的光線。所以六氫和八氫蕃紅素能保護皮膚免受UVA/UVB的傷害。此外,無色胡蘿蔔素亦能通過抑制黑色素合成而改善色斑,色素不均及發炎後色素沉著(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PIH)等情況。而它們亦有抗氧化功效,能保護細胞膜及細胞遺傳物質免受自由基破壞。另外,無色類胡蘿蔔素亦有抗發炎功效,可謂天然的抗炎劑。所以,透過減少UVA/UVB的破壞,抑制黑色素等功效相信能有效令膚色及色斑減淡。

其實,除了上述的口服補充劑外,

維他命C亦出現於不少美白產品中,與其抑制黑色素息息相關。維他命C能減少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活性,從而減低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的能力。外用的維他命C亦被研究證實可增加皮膚的膠原蛋白增生。另外它們能抑制皮膚的發炎反應,如加快傷口癒合及減少發炎後的色素沉澱,對暗瘡或玫瑰痤瘡等炎症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選擇產品時建議活性含量10%或以上,pH酸性(<3.5),有遮光功能的包裝(如深色盛載瓶),及獨立、小量包裝。可是由於保存不易而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大,部份的護膚品採用的是其衍生物(如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MAP)而不是右旋C。維他命C產品的副作用如刺激不適、輕微泛紅及乾燥感等。

其他非處方的美白產品成份還有如果酸、熊果素、麴酸、維生素及甘草等等。淡斑的成份主要針對抑制酪胺酸酶的作用,達致阻斷\黑色素形成的功效;而另一方面則使皮膚角質層加速脫落,促進表皮的活化和更新,降低黑色素的累積。

對於較嚴重或外藥物幫助不大的色斑,選擇有光學治療(如:激光、彩光)、冷凍治療或電烙治療,視乎是何種色斑問題,一般光學治療都需要多次、每次相隔數週的療程;而色斑減淡後亦可能需要定期的保養治療以保持效果。

 

最近不少人留意到新推出市場的美白激光:皮秒激光。究竟什麼是皮秒(Picosecond)?皮秒是比納秒快1000倍的時間單位。針對皮膚色斑及紋身色素的激光,主要的波長是亞歷山大755,及雙波長Nd:YAG 1064/532。現時此2種激光都各自推出了皮秒版本。皮秒激光的能量於極短時間被皮膚的色素吸收。透過光機械衝擊壓力 (photomechanical effect),目標色素會被震碎,而不是被熱能破壞。

相比納秒激光對目標色素及周邊皮膚組織產生熱能而可能引發的肌膚傷害(反白、反黑),皮秒激光則減低了熱效應引起的副作用。被激光震碎的色素由於如塵般細小,能更快被皮膚代謝及清除。所以皮秒激光於紋身的治療上所需要的次數亦可減少。

 

要留意的是,現時臨床應用一般沒有如納秒激光般豐富。而皮秒激光亦相對較昂貴。消費者可諮詢專業人仕意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