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紋與愛美媽媽

身旁的朋友們大都陸陸續續做了媽媽,當中也有不少愛美的朋友,對懷孕帶來的身體變化有些措手不及。當中,妊娠紋是其中一樣令她們頭痛的情況。她們坦言,產後肚皮變鬆,變肥又有紋,直接影響她們對身形體態的自我評價。究竟,妊娠紋是否可以避免﹖出現了又有什麼改善方法﹖

妊娠紋的成因在目前還沒有定案,可是,一般相信與懷孕期間導致肚皮及體重增長有關。皮膚受到拉扯壓力,真皮層的膠原蛋白便會有機會撕裂,引致線狀凹陷的妊娠紋。妊娠紋亦不局限於肚皮,可出現的位置還有大腿,下胸等等。顏色最初為粉紅、紅或紫紅色,隨時間會變淡為銀白色或淺皮膚色。根據研究發現,約有六成至八成第一次懷孕的婦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妊娠紋。而家族裡(母親及/或姊妹)有妊娠紋歷史的話,該婦女出現妊娠紋的機會亦較大。年紀較輕(<25歲)、懷孕前體重過重(BMI身高體重指數>25)、懷孕期體重過度增長、嬰兒出生體重較大(>3000g)等等因素,皆較容易出現妊娠紋。

妊娠紋大部份都在懷孕後期約六至八個月出現,有些亦會早於四、五個月便開始,視乎體質狀況而定。而預防妊娠紋的產生,可從體重管理著手。傳統智慧是懷孕婦女吃得越多越好,越肥越好,怕肚子裡的胎兒不夠營養。在現今社會已屬於不合時宜的建議,反而孕婦體重過度增長,會增加妊娠糖尿、產程進展不順、甚至難產的機會。適當的體重增長,可減少妊娠紋出現的情況。而在肚皮及皮膚上使用潤膚膏(如含有可可油的潤膚霜、或普通凡士林、甚至橄欖油亦可),加上適量按摩,可以減少妊娠紋帶來的痕癢不適,增加血液循環、皮膚水分和彈性,預防妊娠紋加劇。適量補充水分,亦可避免皮膚過乾而加深妊娠紋。

當妊娠紋已出現又造成困擾時,可用什麼方法改善﹖產後及已停止授乳的婦女,可用含有維他命A或果酸的外用潤膚霜來減輕紋路(懷孕期不可使用)。而較近期的紅色的妊娠紋,則可透過針對血管及紅色色素的激光或彩光改善。。大部份年期較久的紋(銀白或皮膚色),則可透過分段激光(如二氧化碳分段激光,1550波長分段激光等)、射頻、微針甚至是韓式PDO埋線等等,不同程度地刺激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增生,加厚已變薄的表皮及真皮層,從而改善妊娠紋。不同療程涉及不同風險,考慮進行療程前請諮詢醫生。

©2015 Dr. Lam Mei, May 林薇醫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