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位漂亮的女士,樣貌精緻吸引,性格亦非常熱情可人。唯獨是,她經常性地面紅,尤其是天氣焗熱、趕車趕路,或是吃了辛辣食物後。雖然她也喜歡品嚐美酒,但只會淺嚐。可是,她那長期臉紅的外貌經常令人誤會,以為她沉迷杯中物;有時候用了不當的護膚品更令泛紅的情況加劇,嚴重時要躲在家中避免見朋友。
她的情況屬於玫瑰痤瘡(Rosacea) ,而由於她沒有丘疹膿皰(貌似於暗瘡的痤瘡),又沒有酒糟鼻,只有泛紅情況,故她屬於潮紅與微絲血管擴張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type)。這疾病多見於30-50歲人士,當中女士較為普遍。而受過某些刺激如曬太陽、極端環境(高/低溫)、情緒緊張、辛辣食物、喝酒、做運動後等,容易引發面部皮膚發紅持續不退,微血管明顯擴張,以及灼熱不適等。
除了改善生活習慣避免飲食及環境而引發/加劇泛紅情況外,亦要小心使用護膚品及化妝品免受不必要的刺激。在不久之前,市場上是沒有針對泛紅型玫瑰痤瘡的外用藥物。普遍建議的治療為針對紅色素及微血管的激光及彩光,使擴張的血管萎縮。可是,激光及彩光需要專業人士主理,價錢亦偏向昂貴,故並未如藥物一般為大眾接受及普及。
自2013年8月起,一種針對泛紅型玫瑰痤瘡的外用藥物面世,並得到美國食物衛生局FDA的認可。這外用藥物含有選擇性α-2腎上腺激性作用劑Brimonidine,能有效地令面部擴張的微血管收縮。由於屬12小時長效,每天只需塗一次。這外用藥物的副作用有刺激皮膚、灼熱感、乾燥、痕癢、潮紅等,大多屬於輕度及暫時性;而臨床研究一年的群組中,發現連續使用此外用藥的效果沒有隨使用時期而減退。期待不久的將來,此藥物於香港應用,為經常「面紅紅」的玫瑰痤瘡患者帶來生活上的方便。
©2015 Dr. Lam Mei, May 林薇醫生